Blog Listing

探索藝術之道 專訪方琛宇校友

Media. The BUddy Post, Alumni Affairs Office,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
Date. 09-2017
Text. Steven Cheung

每當觀賞藝術品時,我們總會思考藝術是甚麼?「藝術是一種思考方法,給予藝術家和鑑賞者新的角度理解世界。」這是香港新一代藝術家方琛宇校友(視覺藝術)對藝術的定義,也正是他希望透過藝術創作表達的意念。以藝術創作為志業的方校友,其作品屢次於中外展覽中展出,獲得各方讚譽。方校友憑其獨特的創作,作品《販賣偷來的時間》先後於2008年獲得第十四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(互動媒體組)金獎,及於2009年獲得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的青年藝術家獎。「承蒙浸大的老師啟發了我,對我日後的創作也有深遠的影響」方校友說。

難忘啟迪 投身藝術事業

方校友在入讀香港浸會大學初期,修讀了助理教授蔡仞姿及副教授梁美萍博士執教的課程,從此決意開展藝術之路。「蔡仞姿老師在課程中介紹了很多她在美國學習期間知道的前衛藝術,啟發了我的創作思路。梁美萍博士執教的『當代藝術概念』課程,以例子教授藝術思想,解釋藝術家向世界表達了甚麼,而所表達的對世界構成什麼影響。那時我才明白到原來藝術是思考和觀察的方法,而這種方法是可以培養的。」

旅歐生活 啟發創作靈感

為進一步了解藝術世界,方校友選修不同人文學科,吸收更多藝術史的背景知識,並以本科生身份前往荷蘭交流,歐洲生活對他啟發甚深:「我有部份藝術品的主題如空間、時間、金錢、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等,也是源於這段外國的生活經驗。」他認為外國生活的經驗非常寶貴,故後來修讀碩士時特意選修德文,並赴德留學。

方校友認為,歐洲國家的藝術氣息濃厚,當地人從小接受哲學、歷史和人文學訓練,故懂得欣賞藝術的人較多。此外,歐洲投放於藝術的資源充沛,例如德國學院會於各個藝術範疇均設有專家提供指導,專家會仔細教導各項技術。對方校友而言,這些知識終身受用,亦為其藝術發展奠定基礎。

舉辦展覽 反思人際溝通

方校友回港後便投身藝術創作,於2013年曾以《陌生人訪問服務》為題作展覽,備受好評,今年五月更載譽重展。方校友闡釋其創作意念:「都市生活很有趣,陌生人之間經常因為不同原因而展開對話,溝通不再以『大家互相認識,並於相同時間和相同地點對話』為前提,現代人可以利用社交網站和留言功能開展和延續討論。我希望凸顯這種特質,於是構思了這個展覽。」在展覽中,參加者可以向陌生對象以文字提問,對象以影像回覆;參加者再評論有關影像,有關回應則會以字幕方式於片中播出。

寄語同業 為藝術共同努力

一直全情投入藝術創作,皆因興趣所在,若能獲得賞識,更錦上添花。今年初,方校友收到一封由韓國某學院寄來的邀請函,邀請他擔任客席教授。教他驚喜的是,這次機遇竟與七年前的一場展覽有關。「我很好奇,為甚麼這位韓國教授會邀請我,他如何認識我?原來是在2010年利物浦雙年展時,他看到我展出的一段影片,並留下了深刻印象。剛巧最近學院有職位空缺,他便立即想起了我。」方校友欣然答允對方邀請,在藝術領域上作另一新嘗試。(註:刊登這段專訪時,方校友已前往韓國發展。)

是次機遇讓方校友有更深反思:即使創作者不曾與外界溝通,觀賞者也可以讀懂作品及記於心中,多年後仍有迴響。「藝術是世界語言,不同的人看到同一作品,也可以收到相同訊息,引發思考。」對於香港的藝術發展,他坦言路不易走。雖然如此,若能裝備好自己,當機會來到,便能隨時迎接新挑戰。「我期望能夠和其他浸大藝術畢業生共同努力,在這片土地栽種出藝術之花。」

方校友以自己作為裝置品之一。
裝置藝術作品
方校友的展品

http://thebuddypost.hkbu.edu.hk/web/sep17/chi/people_wisdom.php